市场定位模糊、销量下降超六成,斯柯达难以翻身-世界新视野
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以及国产品牌的崛起,合资品牌的销量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,一些品牌的命运也开始迎来转折点。最新一家面临类似情况的品牌是斯柯达。
据上汽斯柯达最新销量数据,今年1至10月其累计销量为3.8万辆,同比下滑61.32%。其中,10月的销量仅为2953辆,同比下滑11.43%,这个数据甚至不如很多品牌一款车型的销量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明锐是柯斯达最畅销的车型,但1至10月的累计销量也仅为8593辆,同比下滑一半以上,这款车型在去年迎来换代,基于大众MQB-EVO平台打造,包括外观、内饰、轴距方面都有调整;柯米克销量8290辆,同比下滑超过6成,其余车型销量更为惨淡。
这家捷克品牌在1991年被大众收入囊中,进入中国市场也已有17年。2005年4月,斯柯达和上汽大众合作开始发展中国市场,首款车型明锐2007年6月正式上市。
和其他初入中国的合资品牌类似,斯柯达曾有过一段黄金时代。2016至2018年,其销量连续三年突破30万辆,其中2018年时的销量达34.1万辆。
2019年成为斯柯达在华命运的转折点。这一年,一汽大众旗下子品牌捷达独立,柯斯达的价格优势不再是其独有,这让其定位不清晰的缺点被放大。也是在这一年,斯柯达销量下降17.3%。
作为大众旗下面向中低端的品牌,斯柯达车型和上汽大众采用同一平台,而且发动机、变速箱和底盘等核心零部件也和大众共享,由于价格更低承担更多走量的任务,常被认为是“廉价大众”。
安永博智隆战略咨询合伙人章一超分析称,斯柯达销量下滑和其市场定位以及大环境有关。
“斯柯达和大众是相辅相成的补充关系,和大众有价差但在核心组件上有相同的品质。”在他看来,随着市场环境下滑,合资品牌自身面临挑战,因此斯柯达一方面受到大众下探的压力,一方面还要面对自主品牌的竞争,“两者叠加导致其本身生存空间就受到了压缩。”
“这两年产能利用率确实在下滑,特别是燃油车,因为新能源车现在已经占到1/4。这些量都是从燃油车那里抢出来的。”LMC汽车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说。
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爆发,燃油车大盘一直处于收缩状态,市场份额正被逐渐蚕食,不少头部制造商产能利用率也因之下滑。为了维护自身的市场份额,市场竞争必然加剧。
2019年销量下降后,柯斯达在2020年4月启动“价格战”,官宣对全系车型调价,价格较之前下降0.25至2.45万元。但从此后的销量数据来看,斯柯达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因此扭转,并且开始逐渐失去对市场的影响力。
2019至2021年斯柯达在华销量出现明显滑坡,三年间销量分别为28.2万辆、17.3万辆和7.12万辆。如果按照今年前十个月的平均销量计算,2022年斯柯达销量将不及5万辆。在2021财年前,中国曾是斯柯达最大的单一市场,从主流沦为边缘仅仅几年时间。
在章一超看来,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滞后,也是斯柯达表现下滑的一个原因。在斯柯达逐渐告别市场主流的这几年,国内的新能源品牌开始陆续交付,向新能源转型也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商重视起来,但斯柯达的转型节奏却不温不火。
今年8月,斯柯达公布了电气化产品的规划,包括小型轿车、紧凑型SUV和7座家用SUV等三款纯电车,时间是在2026年前。而在未来两年,斯柯达的计划是推出新一代速派和柯迪亚克,并对明锐进行改款。
事实上,传统制造商中大众一直是转型较为激进的一家,即便保守如丰田,也在近期开始重估其电气化战略。但无论从时间节点还是产品规划来看,作为大众旗下品牌的斯柯达都没有表现出紧迫感。近期,为了卖好电气化产品,凯迪拉克已经开始放宽经销商售卖纯电产品的门槛。
借助新能源的风口,自主品牌开始了一轮品牌向上,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,已经对合资品牌形成了冲击,造成不少外国品牌陆续退出中国市场,Jeep是最新的一家。
章一超告诉界面新闻,这些品牌的下滑存在一些共性,比如品牌溢价上不去,在新能源方面布局比较滞后,尤其是原本市场份额不高,处于市场边缘的部分日系、韩系、美系合资品牌。
在中国市场,日系、韩系的衰落已是共识,美系方面较为主流的凯迪拉克、福特的表现也不尽人意。今年前三季度,凯迪拉克在华销量14.2万辆,同比下滑2成以上,同期福特中国累计销量37.7万辆,去年同期为45.7万辆,同比下降17.5%。和斯柯达相比,这两家品牌的转型都要更快,但目前在市场的情况也相当挣扎。
对于斯柯达来说,燃油车的基本盘已经摇摇欲坠,新能源车规划也相对滞后,想要扭转局面并不容易。
标签: 市场定位